紀宜穎典通公司研究員 2016年底UberEATS上路宣告臺灣餐飲外送市場的戰國時期到來。自2012年空腹熊貓(foodpanda)引進臺灣後,一舉打破過去你我熟悉的達美樂、PIZZAHUT、便當、手搖杯飲料電話外送服務型態,各家外送服務紛紛推出APP點餐服務,外送點餐服務選擇類型更加多樣化。多數消費者雖然仍習慣以電話預定餐飲外送服務,但是foodpanda引進多元、便利的線上、手機訂餐服務成為主流,2016、2017年加入臺灣外送市場的UberEATS和有無快送,也都相對應的提供線上訂餐服務。
根據經濟部統計處資料顯示,2016年臺灣餐飲業營業額為4,394億元,其中外送市場約占5%,由此推估每年外送餐飲服務的商機約達220億元。2017年中國大陸網路外送服務市場規模增長速度雖然趨緩,但預計仍達2045.6億人民幣(約新台幣9,471億元),並且外送服務規模占整體餐飲市場比重持續上漲達5%,與臺灣經濟部統計處推估的比例相當。
此外,UberEats在2017年第四季的營收已經來到40億美元,代表餐飲外送服務已經占Uber整體業務收入約10%。福特汽車(Ford)甚至認為外送比薩等快遞服務,將會成為未來自動駕駛車的關鍵應用殺手級服務。即時通訊軟體LINE預估日本餐飲外送規模約4,000億日圓(約新台幣1,095.6億元),較2016年成長10%,因此在2017年7月宣布推出外送餐點服務,並認為餐飲外送市場規模可再擴大。
無論是美國、日本、中國大陸或是臺灣,餐飲外送服務蓬勃發展原因除了歸功於網路、智慧型手機興起與普及外,主要都市人口密度密集、消費能力提升都扮演重要的推手。然而即使是外送服務最早、最盛行的美國,也約僅有6%的外送服務是透過電子商務形式完成,由此顯示,餐飲外送服務未來商機固然具有無限可能,但是進一步教育消費者與店家接受意願的路還很長。
「網路無國界」,不知道從何開始就在大家口中流傳著這句話,當時我還在就讀高中,便藉由網際網路認識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,也讓我的人際交流更加寬廣,在那時候甚至硬碟救援還很流行網路交友平台,大家都會彼此互相經營,提升自己的形象還有虛擬外觀跟介面,平時在學校沉默寡言的人,在網路世界中,都能搖身一變成為一個社交高手,在網路世界中,可以將自己投入不同身分、個性,相當於重塑一個自己,直到現今,網路依舊改變不少我們人類的生活習慣,過去的這些回憶也都很美好,有許多網站至今都還留存在,也能保存不少相片、影片、對話資料,甚至我還會將部分遊戲內容截圖、影音存檔的回憶,留存於電腦資料中,就算不幸損毀遺失,只要尋求業者幫忙資料救援,都還有可能找回來檔案好好回憶一番呢。
餐飲外送市場固然發展可期,但是仍然有幾個問題有待克服:
一、國內適法性問題仍待解決
Foodpanda雖已引進臺灣多年,且在全球超過47個以上國家營運;UberEATS也在資料救援以美國為主的多個國家或城市提供服務,但臺灣法令規定經營宅配送餐服務皆必須登記為汽車貨運業,在相關法令尚未修法前,類似餐飲外送服務仍屬遊走法律邊緣。
二、店家接受度有待提升
部分店家經營模式仍習慣消費者電話訂餐、取餐,尤其臺灣許多傳統小吃業多屬小規模營業,對於新型態的外送餐飲服務接受度不高,因此說服店家願意採用平台或APP,且可能增購軟硬體、人力訓練成本,並接受平台抽成費用等作法,都是外送餐飲服務業者需要克服的難題。
三、外送餐點衛生及品質問題
稍具規模硬碟救援餐飲業者衛生條件普遍具一定水準,但平台業者能否成功扮演督導功能,由第三方單位協助衛生條件檢查公正性及消費者信任有待商議,再以如何維持餐點品質不因外送過程影響,甚至餐飲消費之後可能問題(如身體不適等),也是外送服務平台業者的另一個難題。
四、平台抽成比例認知差異
透過平台預定外送服務固然可以增加店家消費客群,但平台業者服務收費成數仍沒有明確規範,店家雖然可以將服務費用轉嫁到消費者身上,卻容易招致消費者的怨言,徒增困擾。因此如何在兩者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點,也有待平台業者與店家的進一步磨合。
不得不說電腦網路對我們生活已經造成很大的改變,更對學齡中的孩童有很深的影響力,過去的學齡孩童並無網路的接觸,最簡單純樸的時代,都是在戶外跑跑跳跳玩著紅綠燈、鬼抓人;或是室內玩著橡皮筋槍、鬥拼等等童趣,這些對當時候的孩童來說都是很開心的事情,也讓這些孩童成長過程中接觸不少自然戶外的事物,更有不少往體育項目發展,回到現在,網路雖然帶給我們不少便利,甚至還有電子競技的出現,當然這些是所有人樂見其成的,不過長期待在電腦前面使用,若是姿勢不良或用眼過度都會長期影響身體健康,對電子產品的依賴性也要稍微降低,許多人對於電腦上的資料安全不夠嚴謹,但其實電腦在使用上都有可能故障或損壞,為此也要多一份保險將資料備份為好,否則哪天硬碟損壞,可是連硬碟救援的業者都無法挽回時,可就真的糟糕了。
留言列表